作者: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发表时间:2020-10-16阅读次数:1741来源: 打印
为加快推进城口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以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10月9日-12日,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联合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城口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专题培训班在四川成都战旗村展开,来自重庆城口县的党政干部、村两委负责人、集体经济负责人及部分市场主体共40人参加学习。
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的形式,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乡村振兴实践思路解读与案例分享、郫都区乡村振兴现场点考察交流、郫都区乡村振兴先进村书记工作方法及经验交流、乡村振兴工作策略深度讨论等几个内容开展。
第一天 10月9日
10月9日傍晚,培训班一行40人到达战旗村,开启了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
第二天 10月10日
10月10日上午,培训班第一课,中央党校刘忱教授为大家讲授:乡村振兴,组织为根—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刘忱教授在演讲中阐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危机与挑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三农思想与实践、党全面领导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问题,提出新三农精神: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
10月10日下午,“看战旗.听战旗.论战旗”案例教学,大家观看了战旗村视频,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战旗村,随后战旗村高德敏书记展开专题讲座,详细讲述战旗村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探索,并重点围绕党建引领、土地经营、集体经济等方面深入交流。
10月10日晚上,重庆农科院唐丽桂老师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的几个误区”给大家讲授乡村振兴推进中要避免:“低估乡村的价值、盲目推进乡村振兴、盲目引进工商资本、农民的主体性发挥不足、过分偏重产业发展、盲目布局产业“。
第三天 10月11日
10月11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刘传磊老师以“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重构与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为题开展讲座,刘老师在讲课中提出,在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关键是有公心、有能力的“社会企业家”,定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社会企业”,组建资源管理公司,发展吃租经济。刘老师认为成立灵活高效的各类合作社、经营公司,构建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保障,通过县、乡(镇)成立产权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来提升集体经济经营能力。
10月11日,下午,大家参观郫都区石羊村、先锋村,并跟石羊村高绪清书记、先锋村任健书记就集体经济、生态修复、文化建设、乡贤参与、群众动员、社会治理、农旅融合等开展座谈交流,切实了解石羊村、先锋村的基层工作经验。
第四天 10月12日
10月12日上午,学员们集中参观了唐昌国家农业大公园,沿途经过唐昌镇战旗景区及君平故里景区、柏木河蔬菜产业园,亲见“大环套小环,环环是游线,处处有产业,步步有景观”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格局。
为期4天内的培训结束,通过本次集中培训学习,提高了学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把握,理清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而提高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同时促进城口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与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先锋村、石羊村等乡村振兴先进村结成友好互助村。
成都市人民政府
郫都区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网络视听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