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湖北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开班,本期培训班结合《解读战旗》特色课程,采用我院特有融合式教学模式,为学员朋友们开启了记忆深刻的学习之旅。
上午,现场参观完战旗村后,学员朋友们与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同志进行了互动讨论,这场思维与经验的交流盛宴,使大家停留在精彩的对话中,感慨万千。
下午,学院特聘教授、都江堰市委党校邓蓉教授为大家讲授《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堂授课也刷新了集体经济在学员朋友们心中的分量。
一天的学习没有使大家感到疲惫,反而在自主讨论中,越来越兴奋,大家纷纷发表学习心得与体会:
黄炎:7日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参观见学,透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先进教学课等形式,学习考察了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感受了成都地区的经济之发达、人气之旺盛、活力之强劲和城市化水平之高,其先进的人文理念、高速的经济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际交往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
曾和平:一路走,一路看,欣喜之余,也对党组织在战旗村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火车头”作用表示由衷的赞叹。将战旗村的成功经验,借鉴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建强组织堡垒,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助推家乡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杨小波:6月7日,我们在战旗村进行了现场参观,听取了高书记关于战旗村的经验交流,了解了如何去发展集体经济,感触很深。
一是村居的发展我们要敢想,以前的战旗村跟我们的部分村居很类似,但高书记敢想,遇到瓶颈敢于突破;二是敢做。有了想法立即实施,我就存在一点“等、靠”的思想,觉得村居的发展都是领导的事,觉得广化寺社区的发展有很多瓶颈,很多障碍难于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克服这些短板;三是敢于抓住机遇,把握机会。高书记抓住了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机遇,抓住了习总书记视察战旗村的机遇,让战旗村获得了两次飞跃式的发展;四是敢于提前谋划,善于思考,解决难题。集体经济发展在全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战旗村突破政策的瓶颈,在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通过邓教授的授课,了解了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发展集体经济?让我们系统的了解了!我们回去以后一定要将学到的好好消化,真正运用到社区的发展当中去!
陈翔:邓老师的课,信息量很大,对战旗村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在律法层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我简单的捋了一下,战旗村集体经济在创新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就有宪法,民法,村委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会计法,婚姻法,税法,物权法,公司法,银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十几部法律以及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行政法规,不仅通晓而且还知道漏洞在哪里,这显然不是战旗村所能达到的,这背后是四川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也深深地佩服这个试点的组织者和设计师。所以,战旗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你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和想法,即便是遇到了瓶颈和障碍,那不要紧,要相信上级领导的智慧,要相信党组织领导集体的智慧。
秦涛:一天学习信息量很大,邓老师以几个问题开头,我答不上来,原来也没有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我只是在一味地跟着领导步伐走,低头做事,没有抬头看路,通过昨天学习,给我启发很大,有以下几点感悟。
1、中国依法治国,基层工作也要依靠法律,我们学法,用法,拿起法律的武器,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底气。
2、基层工作要讲方法,联系自身征迁工作,我发现高书记的学问就很有用。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事情迎刃而解。
3、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抱着扬弃的心态学习,把好的东西带回家,把不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舍弃掉,取其精华,高质量乡村振兴。
杨进:“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卫生行业走出来,和各位乡村振兴的实干家一起来战旗村学习,我是从零开始,也正是因为从零开始,所以所见所闻,都感觉十分的新鲜。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我个人有两点感受。
一是战旗村滴发展“即是必然,也是偶然”。说他是必然,那是因为我看到战旗村关键的发展内因,那就是一代代战旗人自始至终都是苦干家加实干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在千方百计谋发展,也实实在在做出了很多实绩。说他是偶然,那是他很好的把握了33个试验县滴机遇,乘势而上,更进一步!
二是基层的主观能动性性和上级的政策面的支持相结合而产生强大的效应。首先是基层党组织的先天优势,那就是对乡风民俗的了解,对家家户户的情况门清;第二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是重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引领综合治理等,才能在乡村发展中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第三是抓学习。包括但不限于自身政策律法的学习钻研和寻求专业人的支持,“专业人做专业事” ,就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回过头看我们桥边点军宜昌,不缺有威信有闯劲有能力有德行有号召力的村书记,不缺有激情有活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带领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乡村振兴,指日可待!同时自身也应结合岗位、行业特性,学习好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东风,把乡村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步推进。